2024年铜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情况
新闻发布会
【发 布 人】:铜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钱丹主任
【发布地点】:铜官区三楼东侧会议室
【发布单位】:铜官区卫健委
【发布时间】:2024年5月25日上午9点
【主持人】
新闻界的朋友们:
大家上午好!衷心感谢各位对我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。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。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整体战略高度,曾强调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是保护人民健康、保障公共卫生安全、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。只有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,织密防护网、筑牢隔离墙,推动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,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。今天我们召开新闻发布会,向大家介绍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开展的有关情况。
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单位和新闻媒体有:铜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钱丹,铜陵日报社的记者朋友们。下面,首先请钱丹同志发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开展的有关情况。
【发布人】
尊敬的各位来宾,新闻界的朋友们:
很高兴能举行今天的新闻发布会,借此机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们卫生健康工作的关注和支持!下面我就今年以来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情况作个简单介绍。也欢迎各位媒体记者提出相关问题。
一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情况
区疾控中心作为铜官区卫健委所属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,2021年12月17日,铜官区疾控中心挂牌成立。现中心有工作人员21人,其中事业编制15人,区聘人员5人,劳务派遣1名。2024年1月17日,区疾控中心全体工作人员迁至溪潭花园办公。
疾控中心新楼现已投入使用,包含办公楼、疫苗冷库、检验室等多个功能区域。制度建设上,中心认真理清疾控机构基本规章制度,细化部门规章制度,逐步补齐制度短板。部门建设上,细化岗位工作职责,努力提高制度可操作性。
二、科研反哺促发展,综合发展提效能
区疾控中心通过上级机构下划、事业单位公开招考、全省基层医疗机构招聘、区级聘用招考、劳务派遣等多渠道引进人员,充实区疾控中心人才队伍。人才引进后,区疾控中心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方式,利用外出学习、课程培训、一人多岗位轮训、带教双轨制等途径,培养了一支专业业务能力强、综合素质水平高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。
区疾控中心积极从学科建设效果、科研发展思路、科研团队建立、科研人才培训等多维度探索学科建设,提升科研合作能力,与皖南医学院、市疾控中心、市人民医院、市第六人民医院、辖区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开展慢性非传染病、艾滋病、职业病等课题研究合作。凭借科研合作,反哺区疾控中心工作走实走强,以科研工作促进单位发展,做到工作有成果、改进有方向。
中心综合保障工作坚持以制度促管理,以管理促服务,紧紧围绕综合保障工作的职能定位,全面提升服务保障层次,有序推进中心资产管理、设施运维、物资查备等工作。自2023年1月起,中心财政资金自区卫健委脱出,进行独立核算。财务工作坚持强化内控建设,落实制度管理优势,提升财务服务质效。在上级单位指导下,及时完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,成立工作领导小组,聚焦效能建设提升,细化流程管理,实现以制度管人、管事、管物。坚持“收支两条线”,合理安排经费支出,提高资金使用效益,过“紧日子”,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。同时,加强预算管理准确性,做到有预案早准备,有政策不遗漏,严格落实经费事前审批制度,坚持“先预算、后支出”,坚决杜绝超预算、无预算支付资金。
三、统筹做好重点业务工作
(一)持续推进健康促进工作。
配合区卫健委实施“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”策略,积极树立“大健康”理念,携手多部门开展健康行动,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,大力开展控烟、居民健康素养、中医药素养、健康科普行动,配合开展重点人群健康项目行动。
依托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,开展心脑血管筛查干预项目、脑卒中筛查干预项目、慢性肺部阻塞性疾病的筛查干预项目、消化道癌症早诊早治等重点疾病的筛查干预项目,并取得了一定成绩。
组织开展铜官区第八届“万步有约”职业健走激励大赛,荣获县区健走促进二等奖、全国百强示范区、铜牌健走示范区称号,为历史最好成绩!
(二)多措并举做好环境健康与传染病防治工作。
2023年全年,共审核传染病网络报卡12093张,无甲类传染病报告,及时审核率100%。核实处置传染病预警信号165条,预警信号响应率100%,预警及时处置率100%。累计上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起(全市3起,均发生在我区)。
全年累计开展传染病培训10余次,培训对象涉及辖区内医疗机构人员、社区工作人员、中小学及幼托机构保健老师等,培训内容覆盖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、信息管理规范、肠道传染病、重点传染病防控措施、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与处置措施。制定并印发学校传染病工作方案,初步建立起区级流调队伍,紧密联系教育部门与卫健部门,信息共享及时,更快处置疫情。
全区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率98.17%,耐多药肺结核高危人群筛查率为100%,病原学阳性患者耐多药筛查率为100%。全区2023年度新生结核病筛查率98.57%,核实处置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发出的学校结核病预警信号41条,预警信号响应率100%,预警及时响应率100%。成功申报为省级艾滋病综合防控示范区(为我市唯一申报成功县区)。
重点推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、麻疹及AFP监测。2023年铜官区国家免疫规划类疫苗接种总计63188剂次、非国家免疫规划类疫苗接种总计47804剂次、接种新冠疫苗2790剂次,就预防接种技术工作召开专题培训班。
四、下一步工作思路
(一)加强体系建设,严格队伍管理
1、进一步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。积极争取各方支持,以推进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工作为契机,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防治、免疫规划、实验室采样、卫生监测与检验等基础设施建设,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能力。
2、进一步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。将2023年成立的37支94人流调队伍,投入到2024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去。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,提高卫生应急能力。
3、进一步建立健全疫情监测报告体系。全面落实各医疗卫生单位疫情网络直报工作,定期组织网络直报质量抽查、演练,提高疫情报告质量,确保疫情信息及时、规范。
4、进一步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。针对全区范围内开展的艾滋病防控项目、心脑血管筛查项目、碘缺乏病防治项目等传染病、慢病非传染病、地方病项目开展质控,全方位规范和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各环节的质量控制。
(二)突出重点、加强疾控类项目工作。
1、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。结核病防治上,认真落实结核病防治工作策略,加大结核病人发现力度,加强结核病人归口管理与治疗管理,加大对医疗机构督导、检查力度,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。艾滋病防治上,按《安徽省第五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》文件要求,加强哨点疫情监测,推进省级艾滋病防控示范区工作,开展大众人群、农村居民、青年学生、高危人群健康调查问卷,完成项目实施任务。其他急性传染病防治上,认真落实腹泻病人、发热病人监测、报告和处置工作。加大内、外环境疫源检索工作力度,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疫源检索任务。
2、全方位推进免疫规划工作。有序开展全区疫苗遴选,规范全区各预防接种单位、接种人员和预防性生物制品的管理,加强全区范围内预防接种点的规范化建设,认真抓好冷链设备、苗库的管理和正常运转,确保免疫规划的有效实施和预防接种的安全性、有效性。进一步完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卡、证、册管理制度,及时收集、录入和上报预防接种信息。及时组织对全区发生的免疫针对性疾病进行调查处理,采取相应控制措施,确保不发生免疫针对性疾病流行。
(三)全面开展慢性病防治及健康教育工作
1、贯彻落实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。总结推广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经验,巩固创建成果。全面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,扩大各类示范单位建设。深入开展慢病示范区、健康促进区工作,开展新一轮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会因素调查。借助万步有约、“三减三健”全民健康生活行动、居民健康素养监测(/中医药文化素养监测)、健康巡讲及公益广告投放、无烟场所建设及控烟干预、普及健康知识专项行动、健康口腔行动及儿童青少年视力防控等工作内容,大力落实全区健康细胞工程。
2、落实高血压、糖尿病、COPD等重点慢性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,提高管理质量。加强死因、慢性病等各项数据监测,提高监测质量,强化数据分析。关注儿童伤害发生。作为省内4个项目点之一,就儿童道路交通伤害,开展儿童安全座椅项目,在孕妇学校、社区和托幼机构三类平台开展促进儿童安全座椅使用干预工作。
3、夯实碘缺乏病省级监测点相关工作。开展生活饮用水水碘监测、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监测、人群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调查和儿童智力测验,动态观察监测我区人群碘盐食用情况和碘营养水平。
4、巩固血防消除成果,积极申报臭虫监测项目。协助西湖镇完成小环境改造项目。积极申报臭虫监测工作,为我市申报国家级病媒监测点添砖加瓦。
(四)强化疾病控制目标管理考核,探索创新型医防融合项目。
进一步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考核指标体系,加强对社区服务中心、卫生院、卫生站、村卫生室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目标管理考核,促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全面均衡发展。以中心各项工作为平台,践行将“健康融入所有政策”策略,探索开展1-2个医防融合项目。